學術論壇

您現在的位置:國際名醫聯盟網 > 學術論壇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綱要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9-01-10 10:53:07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綱要  
 
                                                             劉國印  南陽市匡濟中醫中藥研究所所長
                                                                            匡濟中醫門診主任中醫師
                                                          
 
中文摘要:
 
目的:探尋中醫診療的完美方法
 
方法:卷壹:培元固本理論概論(中醫培元固本理論發展史)
 
卷二:五臟六腑培元固本心法
 
卷三:內科常見癥培元固本心法
 
卷四: 劉氏培元固本心法實戰百例
 
結果:元固本的理念最早出自《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自古以來,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中醫的復興,各家中醫對於“培元固本”的中醫實踐也更加豐富。但最主要的意念,還是針對老齡人群和大病久病人群虛損嚴重而言,只有對於這些人群,才重點考慮要“培元固本”,重回“青春時代”。
       劉國印《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既然冠之以“劉氏”,稱之為“體系”,必有其獨到之見解,而又要較前人實踐更加豐富。
 
        劉國印《劉氏培元固本理論》獨到之處有三:壹是將培元固本理念應用於所有臨床疾病治療的實踐之中;二是所有疾病的治療,“培元固本”與“辨證論治”完美結合;三是在吸收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近百種疾病“培元固本”+“辨證論治”的經驗總結成書,指導臨床。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由此形成。壹家之理論由此誕生。
 
       結論: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是中華文化貢獻於人類完善的培元固本方法。
 
      主題詞:中醫藥 培元固本 理論體系
 
 序:劉國印《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
 
 
        中醫“培元固本”,也叫“固本培元”,是壹個當代社會認可度非常高的中醫養生治病理念。
        在很多醫療實踐活動中,這個理念被忽略或被放棄。尤其是西方醫學,很多病人已經久病羸弱不堪,茶飯不思,炊米不盡了,還要壹個勁兒地往身體裏輸冰涼的液體,還要開刀做手術切器官。
        很多中醫實踐也往往不能關註這個問題。
        關於“元”和“本”的元氣、本元概念的出現,有史可據:
       《呂氏春秋·應同》:“芒芒昧昧,因天之威,與元同氣”;《論衡·辯祟》:“人,物也,萬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於天,稟氣於元,與物無異”。
       《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始終”。
        在“培元固本”中,“元”與“本”的意思指萬物之根本,在天地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春秋繁露·重政》:“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本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中醫學中的“元氣”即為人體根本之氣。
       培元固本的理念最早出自《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自古以來,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中醫的復興,各家中醫對於“培元固本”的中醫實踐也更加豐富。但最主要的意念,還是針對老齡人群和大病久病人群虛損嚴重而言,只有對於這些人群,才重點考慮要“培元固本”,重回“青春時代”。
       我們註意到,培元固本在中醫實踐活動中有著很重要的歷史地位,具有成就性的代表性醫療實踐活動,可以追溯至明代。
       明代祁門名醫汪機師崇金元丹溪、東垣之學,在實踐中辨證論治,提出了以“調補氣血,固本培元”的治療思想,形成了著名的新安醫學的“培元派”,最終形成“固本培元派”。
       培元固本派的代表性醫家有:
       汪機再傳弟子孫壹奎(1520—1600),註重元氣之生生不息,自號生生子。對陰陽、宗氣、營氣、衛氣、三焦、包絡、命門、相火等理論頗多發揮。孫氏以命門為動氣之所系,三焦為原氣之別使,火為生生不息之機,而宗、營、衛、原之別,統關人身陰陽兩氣,而益以正氣為宗,故倡“生命之運動在於氣”。著《赤水玄珠》全集行世。
       明代吳正倫,精於醫,著《脈癥治方》等行世。至其裔孫吳楚,臨證用藥,多從培補,吳氏世家所謂“用溫補而驗者十之五六”。其後,尚有歙縣人張柏、休寧、汪文綺、歙縣吳鑒泉等,自祁門汪機以降,均重在溫補培護元本。
       當代醫家註重培元固本醫學理念,並卓有成效者,當屬國醫大師李可先生。其醫學理念在青年中醫中影響甚廣。李可編制的系列“培元固本散”,也為諸多中醫傳抄使用於臨床。只是,李可先生的“系列”培元固本散,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體系”。
        當代中醫培元固本理念,較早期專門針對老齡人群而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家認識到,25歲以後,尤其是有了性活動之後,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在鼎盛階段裏,長期處於疲勞及“透支”狀態,導致身體“根”虧“本”虛、氣血、陰陽雙損,出現壹系列諸如健忘、失眠、疲勞、乏力、早衰、性功能低下等紊亂狀態。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既然冠之以“劉氏”,稱之為“體系”,必有其獨到之見解,而又要較前人實踐更加豐富。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獨到之處有三:壹是將培元固本理念應用於所有臨床疾病治療的實踐之中;二是所有疾病的治療,“培元固本”與“辨證論治”完美結合;三是在吸收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近百種疾病“培元固本”+“辨證論治”的經驗總結成書,指導臨床。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由此形成。壹家之理論由此誕生。
       陰陽五行,是中國往聖創造的壹種認識宇宙、認識世界運化規律的哲學思想和樸素的唯物主義觀。把自然界的物質高度概括為五種概念、五種元素,五種元素生克制化,平衡和諧即健康,打破平衡則發生疾病。
       故《易經》說:“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這句話應用到中醫思想中,可以粗淺和通俗的理解為每個人在出生前就已經表現出了先天基因的差異,性別的差異,這些基因決定了各自的飲食偏好、性格喜好及不同的病體潛質,並在出生後因每個不不同的後天境遇而引發出不同的病變現象。
       中醫臨床疾病萬變,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培元固本”+辨證論治”治療大法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易家的自然、道家的超然、佛家的泰然、儒家的浩然,都是中醫的正氣。這股雄渾的正氣,可以治愈壹切疾病,即《黃帝內經》所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劉氏培元固本理論體系,是中華文化貢獻於人類完善的培元固本方法。
       卷壹 培元固本理論概論(中醫培元固本理論發展史)(略) 
       卷二 五臟六腑培元固本心法
       心與小腸 心火上炎 熱入心包 暑邪犯心 痰火擾心 痰迷心竅 心血瘀阻 心血虛 心陰虛 心營過耗 心氣虛 心陽虛 心陽欲脫 心氣血兩虛 心氣陰兩虛 心陰陽兩虛 小腸寒 肝與膽 肝陽亢 肝膽實熱 肝膽濕熱 肝膽寒濕 寒凝肝脈 肝膽氣郁 肝膽氣滯血瘀 肝風 肝血虛 肝陰虛 肝氣虛 膽石 脾與胃 寒邪中脾 寒濕中脾 濕熱中脾 寒濕困脾 濕熱困脾 脾氣不舒 蟲積傷脾 脾陰虛 脾氣虛 脾陽虛 脾氣陰兩虛 寒邪中胃 寒濕中胃濕熱中胃 胃火熾盛 食滯胃脘 胃氣上逆 飲停胃腸 胃瘀血痰結 胃陰虛 胃氣虛 胃虛寒 肺與大腸 風寒襲肺 風熱犯肺 風燥傷肺 風水相搏 肺熱 痰熱蘊肺 毒熱壅肺 寒飲伏肺 濕痰伏肺 飲停胸脅 淤血痰結 肺陰虛 肺氣虛 脾氣陰兩虛 大腸寒實 大腸實熱 大腸濕熱 大腸寒濕 大腸氣滯 大腸瘀血 大腸蟲積 大腸陰虛 大腸氣虛 大腸虛寒 腎與膀胱 腎陰虛 腎氣虛 腎陽虛 腎陰陽兩虛 膀胱氣閉 膀胱氣虛 膀胱陰虛
兼證 心熱移於小腸 心火灼肺 心肝火旺 心膽兩虛 心肺氣虛 心脾兩虛 心腎不交 肝火犯肺 肝脾不和 肝胃不和 肝腎陰虛 脾胃不和 脾腎陽虛 脾濕犯肺 肺脾兩虛 肺腎陰虛 肺腎氣虛
       卷三 內科常見癥培元固本心法
       壹、發熱
 
(壹) 外感 風寒表實 風寒表虛 風熱 燥熱 風濕 偏寒 偏熱 傷暑 暑熱兼表 暑熱兼濕 暑熱傷氣陰 半表半裏 半表半裏(偏表) 半表半裏(偏裏) 氣分出熱 氣分積熱 胃腸積熱 胃腸濕熱 氣血兩燔 熱入營血(實) 熱入營血(虛) 熱入心包 熱厥
(二) 內傷 氣虛 陽虛 陰盛隔陽 血虛 陰虛 痰郁 濕郁 火郁 氣郁 瘀血 食積
 
二、出汗
 
(壹)實證 風寒表虛 戰汗 濕熱郁蒸 陽明熱盛
(二)虛證 陰虛 氣虛 陽虛 亡陰亡陽
 
三、咳嗽
 
(壹) 外感 風寒 風熱 溫燥 涼燥
 
(二)內傷 實證 寒痰 熱痰 濕痰 瘀血痰結 肝火 虛證 肺陰虛 肺氣虛 肺腎陰虛 肺腎陽虛
 
四、哮喘
 
(壹)實喘 風寒 風熱 寒痰 熱痰 濕痰 瘀血 痰結
 
(二)虛喘 肺陰虛 肺氣虛 肺脾虛 肺腎陽虛 肺腎陽虛
 
五、 失音
 
(壹)實證 風寒襲肺 風熱犯肺 痰熱壅肺 瘀血
 
(二)虛證 肺陰虛 肺氣虛 肺腎陰虛
 
六、 胸痛
 
(壹)實證 風熱 毒熱 寒痰 熱痰 氣滯 瘀血 痰結
 
(二) 虛證 心肺陰虛 心脾虛 心陽虛 陽虛寒凝 血虛 氣虛
 
七、心悸
 
(壹)實證 外邪襲心 心火 氣滯 瘀血 痰火 心神不寧
 
(二)虛證 心血虛 心脾兩虛 陰虛火旺 心腎不交 心氣虛 心陽虛 陽虛水逆 陽虛痹阻
 
 八、失眠
 
(壹)實證 心火 痰火 胃中不和 肝火
 
(二)虛證 心血虛 心陰虛 心脾兩虛 心膽氣怯 心腎不交
 
九、協痛
 
(壹)實證 風寒 濕熱 肝火 氣滯 瘀血 飲停胸脅
 
(二)虛證 氣虛 血虛 陰虛
 
十、胃痛
 
(壹)實證 寒實 寒濕(包括暑濕偏寒) 濕熱(包括暑濕偏熱) 胃火 飲停胃脘 痰熱 痰結 氣滯 瘀血 食滯
 
(二)虛證 胃氣虛 胃陰虛 胃虛寒
 
十壹、腹痛
 
(壹)實證 寒實 濕熱(包括暑濕偏熱) 實熱 毒熱 氣滯 瘀血 痰飲 痰熱 痰結 食滯 蟲積
 
(二)虛證 氣血虛 陰虛 虛寒
 
十二、腹脹
 
(壹)實證 寒實 寒濕(包括暑濕偏寒) 濕熱(包括暑濕偏熱) 實熱 氣滯 瘀血 食滯 寒濕(包括暑濕偏寒)痰飲 痰熱 痰結
 
(二)虛證 氣虛 氣虛下陷 脾虛濕困 虛寒 陰虛
 
十三、唉逆
 
(壹)實證 胃寒 胃火 肝氣犯胃 食滯 淤血 痰結
 
(二)虛證 胃陰虛 胃氣虛 脾腎陽虛
 
十四、嘔吐
 
(壹)實證 寒實 寒濕(包括暑濕偏寒) 濕熱(包括暑濕偏熱) 胃火 肝胃不和 飲停胃脘 痰熱 痰結 瘀血 食滯 蟲積
 
(二)虛證 胃陰不足 脾胃虛寒
 
十五、黃疸
 
(壹)陽黃 濕熱(濕重) 濕熱(熱重) 濕熱簡表證 濕熱毒盛(急黃)
 
(二)陰黃 寒濕 瘀血 痰結 血虛 脾虛
 
十六、消渴
 
(壹)上消 肺陰虛
 
(二)中消 胃熱 胃陰虛
 
(三)下消 腎陰虛 腎陽虛
 
十七、腹瀉(包括痢疾)
 
(壹)實證 風寒(包括寒實) 寒濕(包括暑濕偏寒) 寒熱(包括屬濕偏熱) 熱迫大腸 血瘀結痂 傷食 肝脾不和
 
(二)虛證 脾氣虛 中氣下陷 脾濕寒 心脾虛 脾陰虛
 
十八、便秘
 
(壹)實證 外感濕邪 肝火上炎 痰結
 
(二)虛證 氣虛 虛寒氣血兩虛 腎陽虛
 
十九、眩暈
 
外感風熱 肝陽上擾 痰濁上蒙 瘀血
 
(壹)實證 寒實 瘀血 陰虛 血虛
 
(二)虛證 血虛 腎陽虛 氣虛
 
二十、頭疼 風寒 風濕(包含暑濕)
 
(壹)實證 肝火 痰濁(附雷頭風) 瘀血 食滯 氣虛 腎陰虛
 
(二)虛證 血虛 腎陰虛
 
二十壹、耳鳴、耳聾
 
(壹)實證 風熱 痰火 肝膽熱盛 瘀血
 
(二)虛證 肝腎陰虛 腎陽虛 脾氣虛 血虛
 
二十二、中風
 
(壹)中經絡 風寒中絡 風痰中絡 陰虛陽亢 血虛中風
 
(二)中臟腑 閉證 陽閉 陰閉 脫證
 
二十三、痙搐
 
(壹)實證 風寒 風寒實證 風寒虛證 風濕 胃實熱 營血實熱 痰濁
 
風毒 肝陽
 
(二)虛證 血虛 陰虛 氣血兩虛
 
二十四、昏厥
 
寒厥 熱厥 氣厥 實證 虛證 血厥 實證 虛證 痰厥 食厥 痛厥
 
二十五、腰痛
 
(壹)外感 風寒 風濕 寒濕 濕熱
 
(二)內傷 實證 瘀血 扭閃 虛證 腎陰虛 腎陽虛
 
二十六、痹證
 
風(行痹)
 
寒(痛痹)
 
濕(著痹) 寒濕 濕熱
 
熱痹 瘀血 痰結(頑痹)
 
二十七、水腫
 
(壹)實證 風寒(表實) 風寒(表虛) 寒濕 濕熱 風熱 氣滯血瘀
 
(二)虛證 陰虛水腫 脾陽虛 腎陽虛
 
 二十八、淋濁
 
(壹)實證 膀胱濕熱 心火 氣滯 瘀血 結石
 
(二)虛證 氣虛 血虛 腎陰虛 腎陽虛
 
二十九、瘀閉
 
(壹)實證 肺熱 濕熱 氣滯 瘀血
 
(二)虛證 肺虛不利 脾氣虛 腎陽虛
 
三十、尿濁
 
 膀胱濕熱 脾虛下陷 腎陰虛 腎陽虛
 
三十壹、遺精
 
濕熱下註 心腎不交 腎陰虛 腎陽虛
 
三十二、陰萎
 
(壹)實證 濕熱下註
 
(二)虛證 恐懼傷腎 心脾虛 陰虛火旺 腎陽虛
 
三十三、鼻衄
 
(壹)實證 肺熱 胃火 肝炎 瘀血
 
(二)虛證 陰虛火旺 氣血虛
 
三十四、齒衄
 
(壹)實證 胃火 氣滯血瘀
 
(二)虛證 胃陰虛火旺 腎陰虛火旺 氣血虛
 
三十五、肌衄
 
(壹)實證 血熱
 
(二)虛證 陰虛火旺 氣血虛
 
三十六、大衄
 
  (壹)實證 火熱熾熱 瘀血
 
(二)虛證 陰虛火旺 氣血衰竭
 
三十七、咳血(包括略血)
 
(壹)外感 風熱 燥熱 毒熱
 
(二)內傷 實證 肺火 肝火 痰結 瘀血 虛證 陰虛火旺 氣虛失攝
 
三十八、嘔血
 
胃火 肝火 氣滯瘀血 痰結
 
三十九、尿血
 
(壹)實證 心火 肝火 濕熱 瘀血 虛證 陰虛火旺 脾腎陽虛
 
(二)虛證 血虛 陰虛火旺 氣虛失攝
 
四十、便血
 
(壹)實證 風熱 積熱 濕熱 氣滯血瘀 痰結
 
(二)虛證 血虛 氣虛 陰虛火旺
 
 
 
卷四 劉氏培元固本心法實戰百例(略)             
在线客服